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原始佛教的心理思想
引用本文:高颖.原始佛教的心理思想[J].宗教学研究,2007(1):201-205.
作者姓名:高颖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985工程"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摘    要:本文以四部汉译阿含经为主要依据,从心理学角度探索了原始佛教教义。原始佛教认为心性本净,被其执着妄动生出的有为心法染污,从而产生各种心理结构和心理机能,即由眼、耳、鼻、舌、身、意五根和触、受、思、念、意、识等功能构成人类有情的心理整体;根据这些结构和机能对修行解脱的作用,分为染污烦恼和善心净法两种,并以后者对治前者。修行者借助这些心理机能修习戒、定、慧,依靠止心、观心、勤修习心这三个原则,达到止息心念妄动,离欲解脱的目的。

关 键 词:原始佛教    心理

Mental Thoughts of Primitive Buddhism
Gao Ying.Mental Thoughts of Primitive Buddhism[J].Religious Studies,2007(1):201-205.
Authors:Gao Y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