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意向性·意义·内容——当代西方心灵哲学围绕心理内容的争论及其思考
引用本文:高新民,刘占峰.意向性·意义·内容——当代西方心灵哲学围绕心理内容的争论及其思考[J].哲学研究,2003(2).
作者姓名:高新民  刘占峰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哲学所 (高新民),海军工程大学文理学院(刘占峰)
摘    要:一、从意向性问题到心理内容现当代意向性研究发端于布伦塔诺。他从世界观的高度指出 ,世界上的现象可划分为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 ,但两者的根本区别不是前人所说的是否有广延、是否能思等 ,而是有无意向性。他说 :“我们可以这样给心理现象下定义 ,即心理现象是那种在自身中以意向的方式涉及到对象的现象。” (Brentano ,p .12 4)但是心理现象为什么具有他物所不具有的意向性呢 ?这是布伦塔诺以及后来许多思想家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近年来 ,心灵哲学的某些研究表明 :心理状态是由于具有特定的心理内容或语义性才具有意向性的。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