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佛教的烦恼观及其当代价值
引用本文:王鹤琴.佛教的烦恼观及其当代价值[J].中国宗教,2015(3):66-67.
作者姓名:王鹤琴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
摘    要:如果每个人都注意减少自己不好的一面,那么从整个社会来看,好的方面就会不断增进。从这个角度而言,佛教的烦恼观可以在道德教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佛教的烦恼观在佛教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佛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待烦恼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与佛教整体风貌的改变相呼应。在早期佛教时期,佛教对于烦恼持排斥、打压的态度,将其视为敌人一般,整体上表现出逃避、远离和寂灭的色彩。到大

关 键 词:佛教思想  整体风貌  早期佛教  道德教化  顿悟成佛  福报  人与自然  世界三大宗教  三毒  中境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