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现象学视域下的友爱、真理与语言
引用本文:陈治国.现象学视域下的友爱、真理与语言[J].哲学动态,2022(7):97-107.
作者姓名:陈治国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象学视域下的友爱哲学研究”(编号19AZX01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真理问题素来是西方哲学领域不容回避且又不易解决的难题。用现象学的眼光来看,真理不是传统形而上学尤其是近现代意识主体主义形而上学框架中的表象论真理,即先验、孤独、抽象的意识主体对持存、超越的存在之精确再现或理性规定。相反,存在是运动着的过程,真理乃运动着的存在之发生事件。这种真理观既关乎语言,也关乎语言性、历史性的人类此在朝向存在的“举止”或“心态”,甚至关乎不同此在之间的恰当关系。由此,常遭意识主体主义形而上学忽略或抵制的友爱和语言,逐渐进入真理问题的核心地带,成为真理之呈现的重要方式、场合或条件。当然,由于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和德里达三位现象学家对作为运动的存在及其具体发生方式,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刻画,对西方现代性社会危机中人类个体的存在方式及责任,也有着侧重不一的病理学诊断,友爱和语言在他们的真理之思中也呈现出一些不同的形态、特征和模式。

关 键 词:现象学  真理  存在  友爱  语言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