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佛教与深层生态学
引用本文:圣凯.佛教与深层生态学[J].佛教文化,2002(Z1).
作者姓名:圣凯
作者单位:法师
摘    要:本文原题为:《中国佛教生态学的理念及操作中的盲点》,原文发表在苏州西园寺的佛教内部刊物《人世间》,该刊编者加了如下按语: 这篇文章在编辑部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意见的分歧主要是关于本文的一些观点,如: 1、无情有佛性,本文以此说明人类不仅要尊重有情的动物,同时还要尊重无情的植物。可这是否意味就意味着:草木也可以修行,草木也能成佛呢? 2、自我完善 自我提升,达到宇宙生命和个体生命的融和。本文认为这就是净土的生活;但也有 人认为这种说法有些像《奥义书》的“梵我一如”思想,究竟孰是孰非? 3、社会提倡环保,着重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佛教界提倡“心灵环保”,着重于内心的净化,所谓“心净则国土净”。本文引用杨惠南先生的观点,以为这是不了解外界清净是达到内心解脱的前提。但佛教讲“心随境转”,也讲“境由心造”,心灵与外境是互为因缘的。我们提倡环保,是否只要停留在外在世界的改造?还是应该深入到内心的净化,才能达到究竟意义上的环保效果?在心与物相互作用的世界中,究竟什么在起主导作用? 4、宗教提倡苦行、关心来世,从而使人们忽略了对现世的关心。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又能对治人们的欲望,和对现世利益的追逐,是有利于环保的。您的观点又是如何呢? 关于本文所涉及的一些批评,也代表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