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先秦中庸源流考
引用本文:杨涯人.先秦中庸源流考[J].中国哲学史,1998(4).
作者姓名:杨涯人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社科系
摘    要:“中庸”,是中国认识史上的一个古老的概念,是儒家所特有的思维方式。该词始见于《论语》,但其思想渊源甚为久远。中庸的前身称为“执中”,执中原则可上溯至“禅让制”时代,是从传说中的尧舜直到禹汤文武周公治国安民的指导方针。孔子首创“中庸”,把执中原则提升至哲学范畴。孔子身后,儒分为八,中庸学理又经子思、孟子、苟子相率发展,迄于战国末年已蔚然大观,从而结束了中庸思想哲理化的历史进程。秦汉以降,历代儒者虽多事阐发,然终不出托古致用、借题发挥之圈子,中庸的本质含义未见改变。是故,探究中庸思想应以先秦为大端,…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