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初唐维摩诘经变对表现净土世界场景的浓厚兴趣及其原因
引用本文:肖建军.论初唐维摩诘经变对表现净土世界场景的浓厚兴趣及其原因[J].宗教学研究,2012(3):107-113.
作者姓名:肖建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摘    要:初唐的大型维摩诘经变,从贞观十六年(642)的220窟到武周圣历年间(698-699)的335窟,对表现净土世界的场景,如香积佛国、阿閦佛国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一现象值得玩味。联系到《维摩诘经》本身强调"心净土净"的唯心净土(无形净土)和不可思议解脱的"不二"思想,初唐维摩变对有形净土的浓厚兴趣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图像表现的兴趣和经典主旨本身的矛盾是如何形成的?该种矛盾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反映了隋唐佛教的哪些变化?这是本文将要解决的问题。

关 键 词:净土  唯心净土  矛盾  调和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