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宋至清代江西西山万寿宫象征的转换及其意义
引用本文:李平亮.宋至清代江西西山万寿宫象征的转换及其意义[J].宗教学研究,2012(3):1-7.
作者姓名:李平亮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中国政治变革与乡村社会变迁研究”,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宋至清代许真君信仰与乡村社会研究”(09LS)的阶段性成果.另外;笔者在收集资料和田野考察过程中;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第五轮卓越学科领域计划项目(AoE/H-01/08)的经费支持;特此致谢
摘    要:宋至清代,西山万寿宫的象征经历了一个不断转换的历史过程。宋元时期,随着净明道的形成,西山万寿宫成为"净明祖庭"。明中期,在乡宦、里正等力量的主导下,西山万寿宫与里社祭祀逐渐结合,演化为"里社祭祀中心"。有清一代,在江西各级地方官员、各地绅商和香会组织的共同塑造下,西山万寿宫成为"跨地域祭祀中心"。西山万寿宫象征意义的转换,集中反映了道教传统、王朝制度与地方文化创造互动的历史过程。

关 键 词:象征转换  道教传统  王朝制度  地方文化  西山万寿宫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