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正义何以保证?——从孔子、墨子、孟子、荀子谈起
引用本文:颜炳罡.正义何以保证?——从孔子、墨子、孟子、荀子谈起[J].孔子研究,2011(1).
作者姓名:颜炳罡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摘    要:作为"义"在甲骨文、《尚书》中已不鲜见。孔子以后"义"沿两个方向发展:墨子以超越而外在的"天志"作为"义"的根据与保证的"贵义"论,使义向客观化、外在化拓展;孟子内在心性作为义的保证和根据,义由孔子、墨子的人的"应然"回归人的"当然"。墨家义的保证潜存着工具化危险,而孟子义的保证也潜存着滑向道德相对主义的危机。荀子沿孔子的路向,整合并超越了墨子、孟子的两种对立倾向,实现了义的"天数"与人性即外在与内在,超越与实现的双向保证。他的"分义"即差异正义的原则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关 键 词:正义  差异  公正  保证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