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孔子道德形而上学探源
引用本文:刘鑫.孔子道德形而上学探源[J].中国哲学史,1995(2):61-71.
作者姓名:刘鑫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
摘    要:孔子作为思想家,他与耶酥、释氏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自许拥有authority(权力),因而他的思想言谈就不是教条,而是探索。尽管在当时就有弟子子贡等抬举他为圣人,但他始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只是“学”者,“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下引只注篇名)这种态度无疑给我们理解孔子指出了一个方向:理解他而不是顶礼、崇拜,也不是歪曲、利用。这首先就要求我们对孔子进行历史的还原。

关 键 词:孔子  道德形而上学  《论语》  知天命  礼乐制度  礼乐文化  圣人  《左传》  道德情感  三年之丧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