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佛教伦理中国化的方式与特色
引用本文:方立天.佛教伦理中国化的方式与特色[J].哲学研究,1996(6).
作者姓名:方立天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博士研究生
摘    要:佛教伦理中国化的方式与特色方立天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在经济上是以分散的小农自然经济为基本形态,在政治上是中央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国家,在人伦上盛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突出嫡庶之分和长幼之序为特征的宗法制度。与这种封建社会相适应,儒家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纲常名教,忠孝节义等道德规范,就成为社会的伦理准则和伦理德目。印度佛教伦理反映了印度社会的人际关系,又以超越现实社会、追求精神解脱为目的。这种思想传入中国后,成为对儒家伦理观念传统文化思想、民族心理和民风习俗的巨大挑战,形成中国和印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