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传教士视阈下的汉籍传译——以理雅各英译《周易》为例
引用本文:管恩森.传教士视阈下的汉籍传译——以理雅各英译《周易》为例[J].周易研究,2012(3):58-65.
作者姓名:管恩森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中文系,山东威海,26420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西经文辩读与神学诠释:以理雅各、林语堂英译《道德经》为例"(10BZJ014)暨2010年山东大学自主创新项目"汉籍传译与经文辩读研究"
摘    要: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经由入华传教士的传译而进入欧洲和西方世界,实现了"中学西传"。晚清入华的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作为牛津大学的首位汉学教授,英译了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中国经典》。本文以理雅各英译《周易》为例,探讨理雅各透过传教士的视阈,在汉籍传译过程中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同情的理解",剖析了这种"同情的理解"所具有的多重命意及其体现出的"汉学"特征,肯定了理雅各汉籍传译的价值与贡献。

关 键 词:“中学西传”  汉籍传译  理雅各  《周易》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