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主静立人极”断章取义源流考论
引用本文:翟奎凤.“主静立人极”断章取义源流考论[J].中国哲学史,2019(2):80-86.
作者姓名:翟奎凤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宋明理学史新编>(17ZDA013)"阶段性成果
摘    要:周敦颐《太极图说》"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朱子对此句"中正仁义"从阴阳动静、礼智仁义、亨贞元利的角度予以诠释,即中正对应礼智、亨贞,正、义为静,仁中为动。朱子此诠释强化了"主静"在人极修养中的重要性,消弱了中正仁义的主体修养的道德价值。朱子于此句断句没有问题,但其门人后学有时单提"主静立人极",有意无意忽略了"中正仁义"于人极修养的重要性。明初学者孙作明确把"主静立人极"断为一句,明代一些阳明后学喜说"主静立人极",以之为周子学说要旨,明末刘宗周为此说集大成者。近现代一些著名学者也常以"主静立人极"论周敦颐思想。明代以来围绕"主静立人极"问题,学界有不少批判反思。全面认识周敦颐的人极思想,需在易学背景下来理解,显然,"中正仁义"才是其人极思想的核心与主体,"主静"是实现"定之以中正仁义"的一种修养方法。

关 键 词:主静  人极  中正仁义  周敦颐  刘宗周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