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早期儒家人性论的两种模式及其影响——以《中庸》、孟子为中心
引用本文:任蜜林.早期儒家人性论的两种模式及其影响——以《中庸》、孟子为中心[J].中国哲学史,2019(2):54-63.
作者姓名:任蜜林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摘    要:在早期儒家人性论思想中,除了人性善恶问题外,还有人性、物性异同关系的问题。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人性、物性相同模式,以《中庸》为代表;一种是人性、物性相异模式,以孟子为代表。在宋明以前,孟子的人性论模式居于主流地位。由于受到佛教、道教的刺激,从宋明以后《中庸》的人性论模式开始受到重视。两种模式本来属于不同的理论体系,各有其特色。但到了朱熹注"四书"的时候,其不得不同时面对两个文本,于是造成了其思想上的矛盾。这对其以后的儒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 键 词:《中庸》  孟子  人性  物性  异同

Two Modes of Human Nature in Early Confucian School
Ren Milin.Two Modes of Human Nature in Early Confucian School[J].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2019(2):54-63.
Authors:Ren Milin
Abstract:Ren Milin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