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暴力暴露对不同性别青少年早期校园欺凌的影响: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引用本文:李小青,刘银章,汪玥,蒋索.暴力暴露对不同性别青少年早期校园欺凌的影响:基于潜在剖面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2):255-265.
作者姓名:李小青  刘银章  汪玥  蒋索
作者单位:1.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2. 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6WQNCX130);;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共建课题(SZ2019D055);;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zdfz18007);
摘    要:采用校园欺凌/受欺凌量表、多重暴力暴露量表和自编基本信息问卷,对浙江省10所小学和8所中学的2462名青少年进行调查,探索不同性别青少年早期校园欺凌潜在模式,并分别考察暴力暴露对男女生卷入校园欺凌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男女生存在不同校园欺凌潜在模式,男生分为4组:低卷入组(61.90%),中度卷入组(16.49%),高度卷入组(5.05%),受欺凌组(16.56%);女生分为3组:低卷入组(74.16%),中度卷入组(14.29%),受欺凌组(11.55%);(2)暴力暴露是校园欺凌的危险性因素,对校园欺凌的预测效应因情境和形式不同出现差异。从暴力暴露形式出发,亲历暴力均为男女生卷入欺凌的最大危险性因素;从暴力暴露情境出发,家庭及学校、社区分别对男生、女生卷入欺凌的预测作用更大。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不同性别青少年在校园欺凌方面的差异以及暴力暴露对校园欺凌的预测作用,为校园欺凌预防和干预提供支持和依据。

关 键 词:校园欺凌  暴力暴露  潜在剖面分析  青少年早期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