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唯识论的知识可能性和可靠性思想探源
引用本文:林国良.唯识论的知识可能性和可靠性思想探源[J].中国哲学史,2007(3).
作者姓名:林国良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数学教授
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佛教逻辑研究》(06JJD72040002)系列成果之一
摘    要:唯识论的典籍说"诸识皆虚妄分别",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因明所立的现量和比量何以能正确。《成唯识论》认为,并非诸识都是遍计所执性;"虚妄分别"只是指凡夫诸识"不证实",即没有证知真如;而依他起性也是凡夫智之认识对象。进而探讨比量的可靠性,比量以记忆功能和记忆中的知识为基础之一,而记忆(念)则属似现量,即不正确的认识。此外,过去知识也都在似现量中。为何比量以似现量为基础?因为过去知识的一个主要表现是概念。概念有名言自性,也有知识成分。其知识成分即比量之基础。现量的可靠性则可到佛位认识中探源,佛位认识都是现量。若诸法有各自的离言自性,则凡夫现量也以此"不可言说"之离言自性为源头;若诸法无各自离言自性,则凡夫现量与佛现量,在对现象的认识上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佛还能在每一法上认识空、无常以及真如,而凡夫由于有相缚等原因而不能认识这些理及理体。

关 键 词:唯识论  量论  现量  比量  似现量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