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儒家传统荣辱观及其当代价值
引用本文:窦炎国.儒家传统荣辱观及其当代价值[J].道德与文明,2006(3):30-32.
作者姓名:窦炎国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系
摘    要:以荣辱观教育统领道德教育,以道德教育统领人才培养,这是传统儒家教育思想和社会治理思想的精华。传统儒家荣辱观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无非有二:一在知耻,二在求荣。儒家一贯认为,不知耻无以为人,不求荣无以为尊。因而主张荣耻对立,泾渭分明,荣荣耻耻,礼义立人。以知耻教育来推进义理教育,以义理教育来保障道德秩序,以道德秩序来巩固封建统治秩序。这正是儒家认定荣辱观教育为“治教之大端”的基本思路。认真分析儒家传统荣辱观,可以为今天的道德教育和社会治理提供借鉴。

关 键 词:儒家传统  荣辱观  道德教育  社会治理  当代价值
文章编号:1007-1539(2006)03-0030-03

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Confucianism Concept of Honor and Disgrace
DOU Yan-guo.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Confucianism Concept of Honor and Disgrace[J].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2006(3):30-32.
Authors:DOU Yan-gu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道德与文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道德与文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