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朱熹“与道为体”思想的哲学意义
引用本文:姜真硕.朱熹“与道为体”思想的哲学意义[J].孔子研究,2001(3).
作者姓名:姜真硕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摘    要:朱子在道体思想的论述中,提出了所谓“与道为体”思想。万物“与道为体”指道体之发见流行处,在此意义上“与道为体”可谓道体之“用”。但是,“与道为体”之“体”指形体,道之本然之体无形体,有形体之万物不能成为道体,万物只能成为道体通过此形体体现自已的一种场所。朱子为解决以上两种论点之冲突,不采取如“太极为体,阴阳五行为用”的说法,而采取“无体之体”与“与道为体”。这对待关系更胜于单纯的体用模式。这关系更具体体现于“道底骨子”思想。

关 键 词:无体之体  与道为体  道底骨子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