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训诂的逻辑思维模式
引用本文:徐颂列.训诂的逻辑思维模式[J].中国哲学史,1998(2).
作者姓名:徐颂列
作者单位:浙江省教育学院
摘    要:“训诂学”是研究我国古代语言和文字意义的一门学科.两千多年来,训诂家们总结出许多训诂方法,这些方法固然是从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入手的,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在训释词义的过程中,存在着普遍的逻辑思维模式.现代语言学家尼尔·史密史和达埃德尔·威尔逊认为:“言语交际的基本模式必须包括下列说话人和听话人共知的因素:(a)一套语言知识(一种语法).(b)一套非语言知识的信念(一部百科知识).(C)一套推理规则(一种逻辑)”(《现代语言学中译文,第187页》).人们理解话语的过程,可以说就是推理的过程.“训诂”是对古代的语言文字的意义作解释,是时人对古代语言的理解和吸收,因而在训诂的过程中,与理解其他语言作品一样,同样包括上述因素.从现代逻辑和现代语言学的观点看,训释词义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已知推未知的过程.质言之,“训诂’即是推理,是一种特殊的语用推理.这种推理虽然不能够简单形式化,但是就其过程看,又确实是从已知推出未知.训诂的逻辑思维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