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全德之名与全体大用——孔子之“仁”再认识
引用本文:陈声柏,张晓辉.全德之名与全体大用——孔子之“仁”再认识[J].孔子研究,2014(4).
作者姓名:陈声柏  张晓辉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兰州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学的核心。近代以来,许多学者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解仁,把仁解释成全德之名,这样的解释一方面把仁只作为道德德目来看待,降低了仁与天人会通的精神品格;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仁之内涵的空泛,从而不能让人真正体认到仁的真精神。考诸先贤论仁之精要,依据《论语》之文本,可知孔子之仁实有体有用,其体本于性与天道,其用即同情之心、感通之心,必统其全体大用,乐行不息,始可识得仁之精义。

关 键 词:  全德之名  体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