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佛教动物观及其生态环保意义
引用本文:陈红兵,王博识.佛教动物观及其生态环保意义[J].现代哲学,2016(6):107-112.
作者姓名:陈红兵  王博识
作者单位:1. 淄博255049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2. 南京210014 南京体育学院马列部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摘    要:佛教的动物观本身包含多层内涵,因而具有多方面的生态环保意义。六道轮回观念认为畜生道没有仁义道德,生存环境恶劣。这一观念客观上难以导向人们对动物的关爱。不过六道轮回观念旨在劝人弃恶修善,从道德教化意义上说,又能导向关爱动物。佛教对“清净”的德性追求,会促使修行者与动物保持距离,自觉做到不伤害动物。大乘佛教对“慈悲”德性的追求,则能导向对动物的慈悲关爱。佛教本生故事中关于动物道德和智慧的故事,有利于激发人们对动物的尊重、关爱之情。一些本生故事蕴含生态环保知识,其中包含的反对动物祭祀的内容本身也具有动物保护意义。“众生皆有佛性”的生命平等观能为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提供深层理论依据。

关 键 词:佛教  动物观  六道轮回  慈悲  佛本生故事  佛性论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