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6秒时距认知分段性特征
引用本文:尹华站,李丹,陈盈羽,黄希庭.1~6秒时距认知分段性特征[J].心理学报,2016(9):1119-1129.
作者姓名:尹华站  李丹  陈盈羽  黄希庭
作者单位:1.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沙坪坝,401331;2.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北碚,40071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第53批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重庆师范大学校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西南大学211工程项目
摘    要:时距认知分段性指不同长度时距的加工机制和表征方式是不同的。以往研究者对1 s以上时距认知的分段性仍存在分歧,为了探讨这一主题,本研究设计了实验1和实验2。实验1采用时间复制任务比较高、低工作记忆容量被试在完成1~6 s视、听时距加工的成绩,结果发现,时距长度与工作记忆容量或通道均存在交互作用,被试在复制1 s、2 s的平均复制时距、复制比率及变异系数没有随工作记忆容量或通道而变化,而复制3 s、4 s、5 s及6 s时,高WMC组较低WMC组或听觉组较视觉组,平均复制时距显著更长、复制比率显著更高、变异系数显著更小。实验2采用时间产生任务比较高、低工作记忆容量被试在完成1~6 s视、听时距加工的成绩,结果也发现,时距长度与工作记忆容量或通道均存在交互作用,被试在产生1 s、2 s的平均产生时距、产生比率及变异系数没有随工作记忆容量或通道而变化,而产生3 s、4 s、5 s及6 s时,高WMC组较低WMC组或听觉组较视觉组,平均产生时距显著更短、产生比率显著更低、变异系数显著更小。这意味着1~6 s的时距认知存在分段性,大约2~3 s可能为分段临界点。时间认知的分段性可以用时间工作记忆说解释,该假说是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解释短时距加工分段性的具体表现形式。

关 键 词:分段性  工作记忆容量  视听通道  时间工作记忆说  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

The characteristic of 1~6 s duration cognition segmentation
Abstract:
Keywords:segmentation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modality  temporal working memory  range-synthetic model of temporal cogni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