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躯体表情与面部表情加工进程比较
作者姓名:丁小斌  康铁君  赵鑫  付军军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行为康复训练研究中心, 兰州 73007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CBA110103)和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资助。
摘    要:躯体和面孔是个体情绪识别的敏感线索。与面部表情的早期视觉加工相似, P1成分对恐惧、愤怒等负性躯体表情更加敏感, 反映了对躯体威胁信息快速且无意识的加工。情绪躯体和面孔还有着类似的构型加工, 表现为二者都能诱发颞枕区视觉皮层相似的N170成分, 但涉及的神经基础并不完全相同。在构型编码加工中, 面部表情的N170与顶中正成分(Vertex Positive Potential, VPP)较躯体表情的N170、VPP更加明显。在面部表情和躯体表情的后期加工阶段, 早期后部负波(Early Posterior Negativity, EPN)反映了面孔和躯体视觉编码的注意指向加工, 随后出现的P3与晚期正成分(Late Positive Component, LPC)代表了顶额皮层对复杂情绪信息的高级认知加工。躯体表情还存在与外纹状皮层躯体区相关的N190成分, 其对躯体的情绪和动作信息敏感。今后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动作对情绪知觉的影响、动态面孔−躯体情绪的加工机制等。

关 键 词:情绪   躯体表情   面部表情   P1   N170   N190  
收稿时间:2016-09-26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