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舌尖上的“自虐”——食辣中的心理学问题
引用本文:傅于玲,邓富民,杨帅,徐玖平.舌尖上的“自虐”——食辣中的心理学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18,26(9):1651-1660.
作者姓名:傅于玲  邓富民  杨帅  徐玖平
作者单位:1.四川大学商学院, 成都 6100412成都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成都 6100593重庆邮电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 重庆 40006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15YJC190023);成都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摘    要:吃辣产生灼痛感, 却成为享乐。纯粹接触效应、良性自虐说等可诠释食辣的原因。食辣与感觉寻求、冒险、奖励敏感度、攻击和易怒的特质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具身隐喻理论认为食辣的心理效应可能具身于身体的生理体验之中。食辣的脑基础涉及脑岛的岛短回和下丘脑, 但尚未发现更高级功能脑区的激活。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挖掘食辣的心理根源, 深入探究食辣心理效应的具身隐喻机制和脑机制, 并开展食辣心理在感官营销和饮食文化营销领域的应用。

关 键 词:辣味  具身隐喻  良性自虐  脑岛岛短回  
收稿时间:2017-10-16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