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人际关系对青少年道德思维方式的影响
引用本文:封周奇,白学军,陈叶梓.人际关系对青少年道德思维方式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6).
作者姓名:封周奇  白学军  陈叶梓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2ZCZDSF07100);天津市高等学校“心理健康与行为调控创新团队(39)”的资助
摘    要:为考察人际关系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道德思维方式的影响,以机车道德两难困境为材料,采用2(计划路线受害者:亲人、陌生人)×2(非计划路线受害者:亲人、陌生人)×4(年级: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被试间实验设计。结果发现,计划路线受害者和非计划路线受害者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显著,计划路线受害者为陌生人时,被试在非计划路线受害者为亲人时采用规则导向的思维方式,陌生人时则采用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当非计划路线受害者为亲人时,被试在计划路线受害者为亲人时采用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陌生人时采用规则导向的思维方式。年级与计划路线受害者的交互作用显著。研究支持了道德社会关系规则理论,个体的道德思维方式受到道德情境中人际关系的影响。人际关系对青少年道德思维方式的影响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强,转折点在初二与高二之间。

关 键 词:人际关系  青少年  道德思维方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