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茶山的两互作卦法
摘    要:茶山丁若镛在《周易四笺》中运用了推移、爻变、互体、物象四种解释方法,其中,两互作卦法属于互体之理论。两互法的由来可上溯至郑玄和虞翻,此法之运用则首见于完颜亮入寇时会稽之士所行之筮例,然其不过是一个事例而已。后来,吴澄构建了两互法体系。其体系与丁若镛两互作卦法大体一致,但又存在重要差异。吴澄的两互法基于邵雍的先天易学,而丁若镛则去除了先天易学的部分,仅择取其中的两互关系。另外,吴澄的两互卦遵循了秩序井然的规则,但这种规则性却未见于丁若镛的两互作卦法。总的来说,吴澄的两互法仅停留在形式的层面,而丁若镛却将两互作卦法广泛地运用于《易》辞的解释之中,这可以说是丁若镛对互体说与两互法的发展所做的重大贡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