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以三晋法家为参照的齐法家研究
作者姓名:王威威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0088
摘    要:在表面的异同之下,需要通过基于哲学概念的文本分析才能挖掘经典的思想关联.通过初步考察发现,《管子》不是综合的,而是驳杂的,但"《管子》四篇"是相对内在一致.后者处于儒道法之间,也是内圣外王之学的最早的正面表达之一.以三晋法家为参照进行齐法家研究,有利于把握法家的整体特征,也能凸显齐法家的个性和独特价值,亦利于辨明齐法家和儒家、道家、阴阳家的关系,甚至可以帮助确定齐法家的文献.需要注意的是,揭示齐法家和三晋法家的异同,需以细致的文本对照解读为根据,避免简单地对二者作截然二分的判断.从经济角度考量《管子》的学派归属,其法家属性显然.作为齐法家之代表,《管子》与三晋法家之《韩非子》均包含丰富的术论思想,对其进行比较,既可见它们同为法家的共性,也可揭示先秦法家思想的多样性.这对客观认识和评价法家不无裨益.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