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追求快乐还是追求意义?青少年幸福倾向及其对学习行为的影响
引用本文:石霞飞,王芳,左世江.追求快乐还是追求意义?青少年幸福倾向及其对学习行为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31(5):586-593.
作者姓名:石霞飞  王芳  左世江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北京 100875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I36B03);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青年项目(CBA110104).
摘    要: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以2828名中学生为对象,考察了幸福倾向对其学习目标、学习毅力、学习策略、学习投入等学习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青少年的意义倾向对其成就目标中的掌握目标和表现趋近维度、学习毅力、学习策略和学习投入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成就目标中的表现回避维度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青少年的快乐倾向对掌握目标、学习毅力、学习策略和学习投入都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表现趋近和表现回避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通过意义倾向和快乐倾向两个维度可以将青少年分为四类,双高组和单高意义组的青少年在学习行为表现上最积极,双低组的青少年学习行为表现最为消极。总体来说,追求快乐还是意义会影响到青少年学习行为这一重要的发展指标,意义比快乐更能促进青少年的积极健康发展。

关 键 词:幸福倾向  意义倾向  快乐倾向  学习行为  青少年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发展与教育》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发展与教育》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