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医五脏病与情志关系的调研
作者姓名:贾蕾蕾  王晓娟  王玲玲  李小月  郄秋红  钱连香  杜建杰
作者单位:承德医学院中医系,承德医学院中医系,承德医学院中医系,承德医学院中医系,承德医学院中医系,承德医学院中医系,承德医学院中医系 2001级 河北承德067000,2001级 河北承德067000,2001级 河北承德067000,2001级 河北承德067000,2001级 河北承德067000,2001级 河北承德067000,2001级 河北承德067000
摘    要:情志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认为五志,即“怒、喜、思、悲、恐”五种情志变化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明确了情志的产生以五脏之精气为物质基础。当五脏发生虚实盛衰变化时,往往对外界某种刺激极为敏感,会直接影响到人的情志活动,而有情志异常的相应表现。《素问·宣明五气篇》云:“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马莳注释…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