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汉传佛教“祖庭”的渊源、内涵及文化意义——佛教中国化突出标识探析
引用本文:曹振明,方光华.汉传佛教“祖庭”的渊源、内涵及文化意义——佛教中国化突出标识探析[J].世界宗教研究,2020(2):53-65.
作者姓名:曹振明  方光华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哲学学院;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摘    要:"祖庭"起源于儒家尊祖敬宗的浓厚观念,在中国古代宗法社会具有丰富的文化意涵。隋唐以来,随着中国汉传佛教宗派祖统法脉意识的日益高涨,中国汉传佛教自唐中叶开始使用"祖堂"一词,北宋时开始采用"祖庭"一词,并逐渐赋予其多重的内涵和厚重的价值意义,使其成为了佛教中国化的突出标识。我国古代教内外学人对此已有自觉的认同和表达,为我国佛教发展的"中国化方向"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和文化传统。

关 键 词:祖庭  佛教  祖统  中国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