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韩国近代禅僧诠释华严学的特点——以龙城禅师的佛经翻译为中心
引用本文:胡静.韩国近代禅僧诠释华严学的特点——以龙城禅师的佛经翻译为中心[J].世界宗教研究,2020(4):86-94.
作者姓名:胡静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本文联系朝鲜后期佛教教学及译经出版情况,探讨韩国近代禅僧翻译、诠释华严学的特点。朝鲜时代佛教教学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华严教学。18世纪《华严经疏钞》的刊行使华严学一度复兴,华严大家辈出。值得注意的是,朝鲜后期华严教学一直处于"禅教两宗"体制下的禅宗影响中。华严大讲伯都是禅师出身,正是他们主导了朝鲜后期的华严教学。到了近代日本强占时期,华严教学沉滞,佛经的翻译出版无形中延续了华严教学,而此时译经的主体大部分仍是禅僧。实际上,禅师们的修行实践经验对他们理解教学理论是有着很大影响的。禅师们是以禅宗的修行观为基础理解华严学的,具有"以禅释教"倾向。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在以禅宗为主的"禅教两宗"体制下,"以禅释教"是朝鲜后期至近代诠释华严学的主旋律。

关 键 词:韩国近代  华严教学  龙城禅师  韩文译经  以禅释教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