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蒙古族、汉族儿童单字补缺测验的比较研究
引用本文:静进,郭迪,亚新,萨日娜.蒙古族、汉族儿童单字补缺测验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9(4):22-25.
作者姓名:静进  郭迪  亚新  萨日娜
作者单位: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系
摘    要:学习困难(Learning Disabilities,LD)儿童的诸症状中最突出最多见的表现是阅读和书写困难。这在使用表音文字(如英语)国家的LD儿童中尤为多见。但也有研究报道在远东一些使用表意文字(如日语和汉语)国家的儿童中较少出现本国语言的阅读和书写困难。Makita(1968)曾报道日本儿童的LD发生率不仅远低于欧美国家,而且障碍类型也不同于后者。Kline(1970)报道在加拿大的华裔儿童中发生阅读困难的比例低于当地白人或黑人儿童。Makita认为这种差异的存在是不同的语言文字特性的影响所致。例如表音文字的音素音节相对多,有时书面语与口语间有着较大差别,阅读和识认时需对每个字母或音节进行解码。相对而言表意文字则具有一定的图型特征,每个字具形音义一体,口头语和书面语又较一致,识记理解就易于前者。Huessy等也认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越小,出现阅读和书写困难的可能就越低。Makita甚至认为阅读书写困难这类问题在语言学上的意义要大于医学或神经学上的意义。近年来Myklebust(1983)和日本学者森永良子(1980)从语言学习机制的角度提出人对表音和表意两种语言文字的接受是通过不同的感觉通道实现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发展与教育》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发展与教育》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