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人际交往中羞怯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西方关于羞怯的系统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中国从上世纪末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但对“shyness”这一基本术语的翻译却较为混乱并存在分歧:有的学者将其译为“羞怯”,有的则译作“害羞”,究竟哪种译法更准确、更切合shyness的本意?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翻译问题,更涉及到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及跨文化比较研究中文化对等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西方“shyness”概念的梳理及对“羞怯”、“害羞”等词语的中文词源学考证发现,“羞怯”这一译法更接近“shyness”的本意,达致概念互译上的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