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疫情后期青少年的抑郁和焦虑变迁趋势及其潜在因果:一项追踪研究
引用本文:杨之旭,彭海云,辛素飞.疫情后期青少年的抑郁和焦虑变迁趋势及其潜在因果:一项追踪研究[J].心理学报,2024(4):482-496.
作者姓名:杨之旭  彭海云  辛素飞
作者单位: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2. 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3. 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4. 新旧动能转换与黄河流域青少年心理健康协同创新中心[鲁东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CSH070);
摘    要:在新冠疫情初期,青少年抑郁、焦虑问题急剧恶化,而疫情后期青少年抑郁、焦虑的发展状况尚不清晰。结合我国疫情发展趋势,本研究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心理韧性量表、亲社会倾向量表收集了疫情后期我国1170名中学生三次数据(T1=2021年5月; T2=2021年11月; T3=2022年5月),并借助潜在增长曲线模型对疫情后期青少年抑郁、焦虑的变化轨迹、性别差异及其潜在因果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疫情后期青少年的抑郁、焦虑水平逐渐下降,且男生和女生的变化轨迹无显著差异;心理韧性对抑郁、焦虑的初始水平及其变化轨迹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即T1的心理韧性水平越高,T1的抑郁与焦虑水平越低,此后抑郁和焦虑的下降速度也越快。此外,青少年抑郁的初始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均能够负向预测T3的亲社会倾向,即T1抑郁水平越高, T3亲社会倾向越低;抑郁下降速度越快,T3亲社会倾向越高。总之,在疫情后期,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变化呈向好趋势,这一发现可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经验证据。

关 键 词:青少年  抑郁  焦虑  心理韧性  亲社会倾向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