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何以在道德普遍性中实现差等?——论东亚儒者的《西铭》诠说
作者姓名:李浩然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性其情:玄学向理学的演进与转化”(项目编号:20ZXC00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杨时与程颐关于《西铭》的讨论在经过“体”与“用”、“理一”与“分殊”两层概念诠释上的演进之后,最终指向了何以在道德普遍性中实现差等这一问题。儒学东传之后,此问题得到了东亚儒者的关注与回应。韩国儒者李退溪把《西铭》视为“求仁”之学,并提出“求仁”的实践必须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差等关系中展开,并由此形成了“亲切求仁”的主张。日本儒者山崎闇斋受容了李退溪的观点,进一步明确了“求仁”过程中发挥道德主体自觉的重要性,提出“仁之意思滋味”只能在“亲切处”得以体认的看法。在李退溪和山崎闇斋的这种回应下,东亚儒学之主体性亦随之凝塑。

关 键 词:《西铭》  李退溪  山崎闇斋  道德普遍性  亲切求仁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