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唐以前嵩山道教的发展及其遗迹——中岳嵩高灵庙之碑
引用本文:王卡尹岚宁.唐以前嵩山道教的发展及其遗迹——中岳嵩高灵庙之碑[J].中国道教,1989(1):19-23.
作者姓名:王卡尹岚宁
摘    要:河南省登封县境内的嵩山,古称太室或天室,居五岳之中,自古即为华夏民族所奉祀的名山。《史记·封禅书》称:“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传说作为古华夏族之一的炎帝族(神农氏、姜姓),在上古从西北进入黄河中游,曾长期居住在嵩山附近的伊水、洛水流域。其中有一支奉伯益为始祖的部落,号称四岳,以崇拜山岳为特征。后来西周时的齐、吕、申、许四个姜姓国,据说即四岳的后裔。《诗经·大雅·崧高》有云:“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按“申”、“甫”即申氏、吕氏。诗中说他们都是嵩岳神的子孙,辅佐西周王室的大臣。又据《史记·周本纪》及《逸周书·作雒篇》

关 键 词:封禅书  降神  生甫  逸周书  寇谦之  登封县  黄河中游  华岳  伊水  洛水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