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教师的语言形式对儿童语言理解的影响
引用本文:张环,左天然,姜维,裴铃茹,吴瑕.教师的语言形式对儿童语言理解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20(1):59-64.
作者姓名:张环  左天然  姜维  裴铃茹  吴瑕
作者单位: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 300387;2.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天津 300387;3. 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天津 300387
基金项目:天津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青年教师专项(JG01221019);天津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JGYB01220016)
摘    要:为考察教师的不同语言形式对儿童语言理解的影响,采用独白、半对话和全对话三种语言形式材料,要求不同年级儿童在不同的语言形式条件下完成七巧板图形的识别任务。结果显示,一年级儿童在全对话和半对话语言条件下的正确识别率均显著高于独白语言条件;三年级儿童在全对话语言条件下的正确识别率显著高于独白语言条件;五年级儿童在全对话语言条件下的正确识别率显著高于独白和半对话语言条件。结果说明,在不同年级儿童中,教师的对话语言以不同的内在过程影响儿童的语言理解,这为了解“对话语言易于理解”的发展性机制提供了依据。

关 键 词:语言形式  语言理解  学龄期儿童  对话语言  独白语言  
收稿时间:2021-07-02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与行为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与行为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