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少年友谊网络与受欺凌的共同变化关系:一项纵向社会网络分析研究
引用本文:张云运,张其文,张李斌,任萍,秦幸娜,常睿生.青少年友谊网络与受欺凌的共同变化关系:一项纵向社会网络分析研究[J].心理学报,2022,54(9):1048-1058.
作者姓名:张云运  张其文  张李斌  任萍  秦幸娜  常睿生
作者单位: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0087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1BSH104);我国学生欺凌的分级分类识别与学校干预模式研究
摘    要:欺凌是一种涉及多类行为和多主体互动的群体过程, 但是已有研究很少在同伴的群体互动和关系变化过程中研究欺凌相关行为的发展。尤其是受欺凌作为一种被动承受而非主动选择的行为结果, 对其在同伴情境中的变化过程研究更为有限。本研究从青少年的友谊网络与其受欺凌的共变关系入手, 采用纵向社会网络分析法, 对来自26个班1406名学生进行为期1年的3个时间点(七年级末、八年级上学期末、八年级下学期末)的追踪研究, 结果发现:(1)受欺凌影响群体内友谊关系的建立:受欺凌水平高的青少年更难以与同伴建立朋友关系(同伴回避效应), 且更倾向于选择同样受欺凌水平高的个体作为朋友(同伴选择效应); (2)友谊关系影响受欺凌水平的变化:在群体中拥有更多朋友关系的青少年, 其受欺凌水平会逐渐降低(同伴保护效应); 但另一方面, 拥有高受欺凌水平朋友的青少年, 自己的受欺凌水平会随着时间呈增高趋势(同伴影响效应); (3)随着时间的发展, 女生的受欺凌水平比男生更容易降低(性别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揭示了友谊网络和受欺凌的共变关系, 为校园欺凌群体干预提供启示。

关 键 词:受欺凌  友谊网络  选择效应  影响效应  纵向社会网络分析  
收稿时间:2020-09-09

The covari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adolescent friendship networks and bullying: A longitudinal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ZHANG Yunyun,ZHANG Qiwen,ZHANG Libin,REN Ping,QIN Xingna,CHANG Ruisheng.The covari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adolescent friendship networks and bullying: A longitudinal social network analysis[J].Acta Psychologica Sinica,2022,54(9):1048-1058.
Authors:ZHANG Yunyun  ZHANG Qiwen  ZHANG Libin  REN Ping  QIN Xingna  CHANG Ruisheng
Institution: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Assessment for Basic Education Qualit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
Keywords:victimization  adolescent friendship network  selection effect  influence effect  longitudinal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