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动量效应的理论解释及其发展性预测因素 |
| |
作者姓名: | 张雯 董亓易如 龚丽娟 尚琪 程琛 丁雪辰 |
| |
作者单位: | 1.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上海 200234;2.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101;3.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 100049;4.波士顿大学心理与脑科学系, 波士顿 02460;5.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 香港 999077;6.上海市中小学在线教育研究基地, 上海 20023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2000756);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2019-01-07-00-02-E00005);上海师范大学学术创新团队建设计划 |
| |
摘 要: | 了解运算偏差的形成与发展对探索算数运算系统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早期的算数运算能力是儿童理解和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基础。运算动量偏差是指个体在进行基本数学运算时倾向于高估加法运算结果而低估减法运算结果的一种运算偏差,主要包括三种理论解释,即注意转移假说、启发式解释和压缩解释。鉴于运算动量效应在成年群体中相对稳定却在不同发展阶段儿童中存在不一致的证据,数学能力的提高与空间注意的成熟可结合不同的理论解释来阐明儿童发展过程中运算动量效应的变化趋势。未来可以进一步整合多种研究任务以揭示运算动量效应的发展轨迹,考察数量表征系统与运算动量效应间的关联,探究运算动量效应在不同运算符号中的稳定性,探讨不同因素共同作用对运算动量效应的影响,并设计有关数学能力的干预措施以减少运算动量效应这一运算偏差。
|
关 键 词: | 运算动量效应 注意转移假说 启发式解释 压缩解释 |
收稿时间: | 2021-12-13 |
|
|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