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米契尔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述评
引用本文:于松梅,杨丽珠.米契尔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2):197-201.
作者姓名:于松梅  杨丽珠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大连,116029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BBB010467)。
摘    要:近20年左右,以社会认知理论命名的个性新观点正悄然兴起,并成为心理学重新综合趋势的重要反映。这一研究取向认为人是可以认知的、社会的人,并强调把认知过程看作是理解复杂的、有目的的社会行为的一把钥匙。在个性心理学领域,沃尔特·米契尔(Walter Mischel)是采用认知变量解释个性差异并做出非凡贡献的重要人物之一。该文着重从米契尔的三大重要研究领域:认知原型分类、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和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出发,详细阐述米契尔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并对其个性理论的影响和作用进行简要评价。

关 键 词: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  认知原型  认知情感单元  自我延迟满足
收稿时间:2002-9-19
修稿时间:2002年9月19日

COMMENTS ON MISCHEL'S COGNITIVE-AFFECTIVE PERSONALITY SYSTEM THEORY
Yu Songmei,Yang Lizhu.COMMENTS ON MISCHEL''S COGNITIVE-AFFECTIVE PERSONALITY SYSTEM THEORY[J].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3,11(2):197-201.
Authors:Yu Songmei  Yang Lizhu
Institution: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Abstract:
Keywords:cognitive-affective personality system  cognitive prototypes  cognitive-affective units  self-imposed delay of gratifica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