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对中药复方不同提取部位的相关研究之思考
引用本文:吴文博,魏晨玲,齐俊英.对中药复方不同提取部位的相关研究之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7,28(3):76-77.
作者姓名:吴文博  魏晨玲  齐俊英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中医院制剂室,河北石家庄050051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项目编号0627610D-03
摘    要: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形式和主要手段,是中药有别于化学药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在精细辨证和对中药性能以及运用经验基础上,运用中医“君、臣、佐、使”和“辅反成制”等组方原理,将多味中药(饮片)配伍运用的形式。它体现了中医治疗重视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等整体观、系统论和辨证施治的法则。笔者从有关文献中归纳出了中药复方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由两个或数方合用而治疗较复杂病症的方剂,即重方、合方,如八珍汤。二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饮片配伍组成的方剂。三是指适应现代药学对多成分药物的认识范畴,对多组化学特征的中医方剂的通称(其实中医方剂并不全等于中药复方)。由此可见,中药复方概念的内涵,随着其构成要素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进而并呈现一定的层次性。一般来说中药复方多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饮片配伍组成的方剂。中药复方既包括了千百年来临床证实疗效确切的古方(经方),也包括了临床常用的新复方。如《黄帝内经》记载的13首,东汉《伤寒杂病论》的375首,唐代《备急千金要方》的5300首,《千金翼方》的2900方,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16834方,明代《普济方》的61739首等等。随着中药复方的不断丰富,中药复方不仅成为了中医临床用药形式和主要手段,而且也为如今中药复方新药(新药的主体)以及今后复方有效部位新药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处方基础。

关 键 词:中药复方  提取部位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备急千金要方》  《伤寒杂病论》  中医临床  中医方剂  配伍运用
修稿时间:2006-12-08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