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泰国禅修派与中国佛性论思想
引用本文:雷晓丽.泰国禅修派与中国佛性论思想[J].世界宗教文化,2018(1).
作者姓名:雷晓丽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佛性是中国佛教中一个重要问题,自《大般涅槃经》译出,就广受关注,学界对佛性在东亚佛教圈的影响多有论述,但探讨佛性对东南亚佛教影响的文章却很少。本文将视角对准当今泰国流行的几大禅修法门,认为佛使比丘受慧能和黄檗禅师的影响,提出了生来就内在于每个人心中的、空无执着的"空心"。隆波田在解释自己的禅修体系时,指出每个人都具有清净光明的佛性,禅修者可以通过正确的禅修来发现它而获得涅槃解脱。法身法门则极端化了如来藏的不空性,认为人人生而有之的法身是真我,涅槃是真我,因而违背了佛教教义。而这些禅师之所以借鉴佛性思想主要是出于现实的考虑,给予禅修者参加禅修的信心和兴趣,以复兴日渐衰落的泰国禅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