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康有为排荀及其原因
引用本文:魏义霞.康有为排荀及其原因[J].管子学刊,2015(2).
作者姓名:魏义霞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基金项目:此文是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康有为先秦诸子研究”的中期成果,项目编号13JHQ017。
摘    要:康有为早年推崇荀子,将荀子与孟子一起并称为孔门战国时期的"二伯"。后来,康有为转向"美孟而剧荀",荀子的地位一落千丈,变成了从内部破坏孔子大道的罪魁祸首。康有为也由早年尊荀转向了排荀。康有为排荀具有复杂的深层原因和心理动机,归根结底受制于他的孔学观。具体地说,康有为对荀子的态度取决于对荀子与孔子关系的认定,并且是伴随着对荀子与孟子的比较完成的。因此,探究康有为排荀的原因,不仅可以窥见康有为思想的变化,而且可以从中体悟荀子在近代的命运。

关 键 词:康有为  荀子  排荀  原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