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赵树理因何“身陷囹圄”——考察赵树理小说对《讲话》“隐义”的疏离
引用本文:金晔.赵树理因何“身陷囹圄”——考察赵树理小说对《讲话》“隐义”的疏离[J].四川心理科学,2014(14):131-132.
作者姓名:金晔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赵树理小说曾获高度认同,但在60年代不断遭到批判,其原因在于他在小说创作中一贯显露的暴露问题的创作意图,疏离于《讲话》歌颂人民和党的事业的潜在要求。《讲话》的潜在要求不断强化、扩大化,在建国后成为审判作家创作合法性的强制律例。

关 键 词:赵树理  小说  《讲话》  疏离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