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精神生产力新探
引用本文:王秀阁.精神生产力新探[J].哲学动态,1993(2).
作者姓名:王秀阁
作者单位:天津师大政法系
摘    要:精神生产力新探王秀阁至今,学术界对精神生产力的探讨,都是从社会角度即宏观上进行的,而很少从个人生产力即微观上来探讨。本文试就个人精种生产力问题作些探索。什么是个人精神生产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劳动过程的精辟论述,为我们提供了思路。他说:“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除了从事劳动的那些器官紧张之外,在整个劳动时间还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的的意志”。以上论述表明,劳动主体自身的“自然力”包括两个方面,即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物质力量指劳动者的体力(臂、腿、手),精神力量指劳动者的智力和目的意志(头)。这两方面都是劳动者进行劳动的必要要素。据此,我们可以把劳动者个人的精神生产力定义为:影响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挥其生产能力的精神力量。个人精神生产力中的智力因素,是指运用到生产过程中的劳动经验和技巧,劳动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以及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反映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等。劳动者的智力因素有的是在生产实践中直接形成的,有的是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转化而来的,还有的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训练而成的。个人精神生产力中的目的意志因素,主要是指劳动者表现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