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
| |
引用本文: | 曾细花. 2014. 真实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医学与哲学, 35(3A): 39-41. |
| |
作者姓名: | 曾细花 |
| |
作者单位: |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 广东广州 510515 |
| |
基金项目: | 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科研启动计划青年科技人员启动项目“普通和职业中学学生积极心理发展特点及产生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254 |
| |
摘 要: | 从20世纪末开始,西方真实性研究开始突破弗洛伊德理论的限制,得以蓬勃发展。目前研究着重于探讨家庭环境、个性和性别因素对真实性的影响以及各种真实性干预方法的有效性问题,如会心团体、觉知训练和自我肯定性训练在提高个体真实性中的作用。研究存在的问题是真实性的跨文化一致性仍然存在争议,不能把西方研究结果照搬到我国。未来的研究趋势集中于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开展真实性的本土化研究,以及开展中国人的真实性干预研究。
|
关 键 词: | 真实性 家庭环境 个体因素 |
收稿时间: | 2013-05-16 |
修稿时间: | 2013-08-22 |
|
|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