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坏念头,罪几何?意图信息的强弱变化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
引用本文:李小晶,李,红.坏念头,罪几何?意图信息的强弱变化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3):244-251.
作者姓名:李小晶    
作者单位:1.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重庆 400715;2. 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重庆 40133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BA080047)
摘    要:成人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对意图和结果信息的利用存在不稳定的现象。Cushman提出道德判断双加工过程理论,认为当存在重大负性后果时,需要综合考虑意图和结果信息;而当不存在负性后果时,主要关注意图信息。本研究通过句式变化操控意图信息的明显性,分别考察了两组大学生在对道德情景进行判断时意图信息强弱变化所造成的影响,结果发现:(1)对中性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突显负性意图信息后被试会增加道德谴责;(2)对负性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道德谴责程度没有因意图信息明显性的改变而发生显著变化。此研究结果表明,在行为结果为中性时,人们主要利用意图的信息做出道德判断,但此时对负性意图的谴责程度并不稳定,容易受明显性变化的干扰。

关 键 词:大学生  意图  道德判断  双加工过程理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发展与教育》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发展与教育》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