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庄子》对“担当”精神的消解
引用本文:李延仓.论《庄子》对“担当”精神的消解[J].管子学刊,2023(3):35-45.
作者姓名:李延仓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道家、道教易学通论”(14JJD720010);
摘    要:庄子对人的“担当”精神进行了消解。他通过“让天下”意象说明担当天下为人生之负累,境界超越的人并不愿意治理天下,放弃担当才是合乎大道的生存状态。他认为天下无需治,也不能治,否则只能事与愿违,越治越坏,并对忧患意识和以治国、平天下为担当的圣人做了批判。在庄子理想的“至德之世”中没有互助与担当的位置。庄子消解“担当”的观念植根于其所处的时代,与对“百家”之学的批判亦密切相关,其对“担当”精神的消解始终对现实具有强烈的批判意义和警醒作用。

关 键 词:《庄子》  担当  天下  消解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