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小九华与九华山佛教文化体系的建构:兼论10世纪以后中国佛教发展过程中的“地域化”问题
引用本文:王开队,钟晓君.小九华与九华山佛教文化体系的建构:兼论10世纪以后中国佛教发展过程中的“地域化”问题[J].世界宗教研究,2023(4):42-53.
作者姓名:王开队  钟晓君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历史时期皖南宗教名山地域系统的形成与演变研究”(AHSKZ2020D05);;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唐宋以来徽州的宗族、乡村聚落、宗教信仰的历史地理形成及其演变研究”(22JJD770003);
摘    要:10世纪以降,随着佛教世俗化的日渐深入,佛教在中国各地的传播亦尤为注意与各地的社会实际相结合,由此中国佛教发展过程中的“地域化”日渐深入。明中期以后,随着九华山佛教影响力的日益提升,各地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小九华”,多与九华山佛教有关,其多位于今江淮分水岭以南的皖南、苏南及浙江等地。各地信众以大、小九华为坐标,通过当时较为成熟的交通网络进行联接,由此形成不同层级的九华佛教文化体系。这一佛教文化体系以九华山佛教地藏信仰为主要特征,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化”倾向,是10世纪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中国东南地区佛教发展“地域化”不断强化的重要表现。

关 键 词:九华山  小九华  地藏信仰  地域化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