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框架与信仰——与查尔斯·泰勒共思信仰条件
引用本文:陈志伟.框架与信仰——与查尔斯·泰勒共思信仰条件[J].世界宗教研究,2023(4):19-30.
作者姓名:陈志伟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项目“查尔斯·泰勒的框架内在化转型理论研究”(21FZXB04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查尔斯·泰勒以世俗化研究而著称,他的世俗化理论的核心其实就是“框架理论”:“框架”是其核心范畴;“框架诠释”是其基本方法;“框架与信仰”是其逻辑展开。对于泰勒来说,宗教信仰与世俗化问题所首要关涉的并非既定社会事实,而是使得它们得以可能的条件。唯有从信仰条件入手,才能真正弄清宗教信仰何以可能、何以变迁、何以衰退的问题。“框架理论”就是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框架”是意义理解的先验条件,信仰作为特殊的意义形态,需要以框架为基本条件;“超越性框架”支撑超越性意义,宗教信仰作为超越性意义之信仰,需要超越性框架的支撑作用;“框架转型”引动意义转型,世俗化转型作为意义理解模式的转型,也需要“框架内在化”的引动作用。从静态的视角看,“超越性框架”可以解释信仰的可能条件、意义来源与稳定形态;从动态的视角看,“框架内在化”可以解释超越性的隐退与内在性的出场,进而解释宗教信仰的式微与世俗化的兴起。一言以蔽之,从框架出发,我们可以从“事实陈述”切入“意义理解”、从“现实性”转入“可能性”,最终洞见到信仰的语境条件与变动缘由。

关 键 词:信仰条件  框架内在化  世俗化  超越性  嵌入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